日本人一边去韩国疯抢大米,一边吐槽:便宜没好货,还是日本大米好吃!

居意远 舞蹈 2025-04-20 4 0

" 只求便宜大米,那人生就没意思了啊!"

文 | 蒲琳

日本的大米价格仍然在节节走高。

据新华社报道,日本米价近期涨势持续,市场上一袋 5 公斤装大米均价达到 4214 日元(约合 217 元人民币),约为去年同期的两倍。这个价格创下了有统计以来的最高纪录,日本米价连续 14 周上涨。

由于饱受米贵之苦,越来越多日本人把目光投向韩国,去当地旅游时购买价格相对低廉的大米带回。甚至还有人专程飞韩国一趟,只为抢购韩国大米。

可以说,从韩国扛大米回日本,已成日本人的新打卡方式。在社交平台上,一些日本人还 " 晒 " 出从韩国带回大米的经验,介绍通关所需材料、手续和费用等,有人一次性带回多达 20 公斤大米。

01

日本此次米价上涨始于去年年中。受极端高温导致大米歉收等因素影响,日本大米价格持续上涨。此后(去年)8 月,气象部门发布日本东部太平洋南海海槽发生大地震可能性增高的警示,引发民众囤积大米,一度出现 " 米荒 "。虽然去年秋天的新米已上市,但依旧无法缓解米价上升的势头。

2025 年 2 月中旬,日本政府宣布,将从政府储备中释放 21 万吨大米。这是日本首次专门为稳定供应而发放储备大米。

3 月 10 日,日本农林水产省拍卖了首批 15 万吨政府储备大米,此后又拍卖了 6 万吨的第二批次储备大米。21 万吨储备大米,已通过中标企业流向市场。

日本政府 " 首次拍卖储备大米 " 原是希望增加市场供给、缓解米价进一步上升的趋势,但目前来看,收效甚微。据今年 3 月 " 日本全国消费者物价指数 " 显示,日本大米类食品较去年同期上涨 92.1%,成自 1971 年有统计数据以来的最大升幅。

2024 年 7 月 26 日,在日本东京一家连锁超市,一名男子经过摆放大米的货架。图:新华社

日本农林水产省 14 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该国米价已连续 14 周创新高。农林水产大臣江藤拓表示,当前米价走势 " 极其异常 ",呼吁相关方采取措施降低米价。

农林水产省 16 日宣布,将于 23 日至 25 日拍卖第三批政府储备米,数量为 10 万吨,通过中标企业向市场投放。

在最新民调中,对于日本政府投放储备米的举措,81.3% 的受访者认为 " 太慢 " 或 " 相对较慢 "。

而由于米价持续走高,大阪府、宫崎县和山形县等地中小学午餐供应成本激增。大阪府交野市近日宣布,当地所有中小学下学期开始将减少米饭供应次数,由先前的每周三次改为两次,以面包代替米饭。

鉴于本国米价不断上涨,据新华社援引日本多家媒体报道,近期在韩国首尔等地的超市大米货架旁,日本游客身影显著增多。这些日本游客表示,韩国超市一袋 5 公斤装大米价格仅为日本的一半左右,相当于 " 打五折 ",让人忍不住想买下带回日本。

在首尔一间超市里,许多日本游客正在细心挑选大米。有的人将不同品种的韩国大米逐一拍照发给家人,共商购米大事。

报道称,目前韩国大米每 10 公斤约为 3000 日元(约合人民币 153 元),仅为日本大米价格的三分之一左右。哪怕加上日本关税,价格也没有日本大米那么 " 癫 "。

02

虽然扛大米回日本,要办理一系列相关的检疫手续,但日媒发现从今年 4 月初开始,来韩国扛大米的日本游客越来越多。

有日本网友在社交媒体上留言称:" 韩国机场的相关检疫非常简单,建议在机场附近的超市购入 30 公斤大米,装箱打包、托运行李,入境日本后直接通过信用卡免费配送回家,那么就没那么辛苦了。比起追求性价比,这种个人进口外国特产的成就感其实蛮让人开心的。就像在法国买到比日本便宜的香槟、带回日本那样,这种兴奋感是只有真正热爱旅行的人才懂的。"

但笔者注意到,也有网友持完全相反的观点。有日本网友直言,去韩国扛大米,根本就没有必要,因为韩国米根本没有日本米好吃。

" 只求便宜大米,那人生就没意思了啊!显然是日本大米更好吃啊!!!韩国人自己也承认他们的韩国米并没有日本米那么好吃。更何况,去韩国就是游玩的,谁想扛大米回国啊?我自己现在能从当地农户那里以每 30 公斤 12500 日元的价格购入美味的越光米。此外,北海道的‘梦之美’米现在也能以每 5 公斤 2000 日元的价格买到。"

当然,还有一些坚决拥护 " 日本米 " 的日本网友理性分析道,这种扛大米回国的行为,其实是得不偿失的。

" 与其特意支付韩国往返机票费用,还不如直接在日本买,即便日本米会比韩国稍微贵一些,但算上韩国机酒等费用,其实是更便宜一些的。我很喜欢日本大米,因此就算是价格是韩国米的 2 倍,我也会买东北的大米吃。谢谢生产大米的农户们,培育出这么好吃的大米。"

如此看来,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无法撼动 " 日本产 " 在日本人心中的崇高地位。哪怕价格再贵,日本人都力撑国产大米。

资料来源:新华社、第一财经等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