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检察院答澎湃:惩治网络售假,强化“全链条”刑事打击

寿伟懋 园艺 2025-04-23 4 0

4月23日,最高检举行“以高质效知识产权检察履职 服务高水平科技创新”新闻发布会,会上通报了检察机关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整体情况。

澎湃新闻会上提问:2024年,最高检部署开展了“检护民生”专项行动,重点打击社区团购、网络营销、直播带货等新业态新领域网络售假行为,依法严格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请问山东检察机关在这方面有哪些措施成效?

山东省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王钦杰回答上述提问时表示,近年来,山东检察机关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关注的网络侵权假冒等问题,扎实履行知识产权检察职责,依法严惩犯罪,强化法律监督,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助力营造放心消费环境。

山东省检察院答澎湃:惩治网络售假,强化“全链条”刑事打击

一是着力强化“全链条”刑事打击。部署开展民生领域知识产权犯罪“全链条”打击、惩治利用网络平台制售侵权假冒商品等6个专项工作,全省三级院成立工作专班,统一履职。省检察院出台侵犯商标权刑事案件证据指引,强化提前介入、引导取证。各级院深挖彻查,坚决斩断“产、供、销、运”犯罪链条。2022年以来,全省检察机关办理知识产权案件同比上升71.2%。菏泽检察机关办理利用网络平台销售假冒知名服装品牌案件,涉案金额人民币5000余万元,检察机关依法追诉3个单位、6名制造假标识犯罪嫌疑人,对制作、加工、包装、客服、销售环节的5个单位、18名犯罪分子予以全链条打击。

二是着力推进“立体式”检察监督。严格落实“一案四查”工作机制,同步履行“四大检察”职能,推进数字赋能法律监督,2022年以来,全省共办理涉消费领域知识产权监督案件677件。威海检察机关办理直播销售假冒“乳山牡蛎”地理标志商品案,强化行刑反向衔接,对违法提供标志证明尚不构成犯罪的公司,移送市场监管部门及时予以行政处罚;针对牡蛎养殖海域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依法提出行政公益诉讼,并推动地方立法,强化法治保障。

三是着力构建“系统性”标本兼治。坚持治罪与治理并重,加强“府检联动”,省检察院与省市场监管局会签行刑衔接合作框架协议,“办案+治理”工作模式不断完善。2022年以来,全省检察机关建议行政机关移送犯罪案件同比上升71.6%,针对办案发现的深层次问题,提出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106份。青岛检察机关加大对直播带货领域问题调研,向电商园区通报隐患风险点。枣庄检察机关针对办案中发现的白酒制售及寄递行业的监管漏洞,及时向制假窝点所在地监管部门及企业制发检察建议,推动个案办理向行业治理延伸。

四是着力深化“协同型”履职保护。省检察院与山东省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会签合作备忘录,强化网络数据知识产权保护。与北京、江苏等地检察机关建立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机制,强化对链条化、跨区域侵权假冒犯罪案件的协助调查。省检察院协助最高检和北京市检察院调查取证的商标权撤销复审行政纠纷抗诉案,法院依法改判,该案入选最高检典型案例。

五是着力建设“专业化”人才队伍。组建全省知识产权检察办案团队169个812人。深入开展“百庭观摩、千庭评议”活动,大力提升队伍出庭能力。举办全省首届知识产权检察业务竞赛,选拔拔尖人才10名、骨干人才20名,专业人才梯队建设稳步推进。6人入选全国知识产权检察人才库,2个集体和6名干警获全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成绩突出集体和个人”。

王钦杰表示,下一步,山东检察机关将牢牢把握新时代新征程知识产权检察工作的历史方位,坚持“三个善于”标准,抓实“三个管理”,高质效办好每一个知识产权检察案件,依法护航数字经济健康发展,全力守护人民群众幸福安康。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