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动态调节机制正式落地,首期预定利率研究值锚定2.34%。按照调节机制要求,若预定利率最高值连续2个季度比预定利率研究值高25个基点及以上时,要及时下调预定利率并在2个月内完成产品停售切换。
最新一期预定利率研究值于4月21日正式公布。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组织召开会议研究认为,当前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为2.13%。若下个季度公布的预定利率研究值继续低于2.25%,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上限将下调。(华夏时报)
作为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障体系的核心构成,养老保险产品通过直接触达终端客户的市场特性有不可替代的实践价值。第三支柱中已形成年金险、增额终身寿险、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与长期护理保险等产品协同发展的矩阵,持续充实养老金融产品供给。
然而行业仍面临结构性矛盾:产品同质化倾向显著、创新迭代动力不足、短期理财属性挤压养老保障功能等问题日益凸显,与我国持续扩容的养老金融需求形成供需错配。如何破解产品端“有效供给不足”的困局,构建精准适配中国式养老场景的创新型产品体系,已成为行业亟待突破的战略性课题。(蓝鲸新闻)
自个人养老金制度试点以来,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不断扩容,保通社梳理发现,截至目前,保险类在售产品114款,其中,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分红型、万能型的浮动收益类保险产品数量超50款,占在售产品总数近五成。
业内人士表示,浮动收益类产品可以通过分红等方式,增厚客户收益,是监管鼓励的方向,对于投资能力较强的公司而言,在此类产品的探索上更具优势。(每日经济新闻)
近日,多家上市险企陆续披露一季度保费收入情况。数据显示,截至4月23日,已有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新华人寿、众安在线公布一季度原保险保费收入情况,3家上市险企一季度合计实现保费收入2444.98亿元,同比增长11.9%。
专家表示,多家上市险企保费收入上升,与营销体系改革、产品创新、头部优势效应等因素有关。随着居民保险意识不断提高,今年全年上市险企保费增速有望保持稳定增长。(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