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路上,感受脉动中国】一条玉带连城乡满车鲜翠出村来

祁连山 健美 2025-04-26 11 0

编者按:道路通,百业兴。以 " 四好农村路 " 为代表的农村公路,纵横交织、四通八达,连接万里河山,为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客流物流,带动乡村整体面貌发生巨变,成为老百姓家门口的致富路、幸福路、振兴路。央广网特别推出《乡路上,感受脉动中国》系列报道,沿着 " 四好农村路 ",访村落、进田园、看产业,探寻乡土文脉,纵观发展变迁,与您一起感受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的勃勃生机。

央广网佳木斯 4 月 24 日消息 采摘、打包、装车,30 多分钟后,新鲜果蔬便带着清晨的露珠到达城市商超、新鲜上架——这种事,以前黑龙江省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卫国村的村民连想都不敢想,而今,因为一条 " 路 " 的畅通,在眼前实现了。这条路就是同街公路。

村民正在数字温室大棚里管护草莓苗(央广网发 同江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 再过 10 多天,就到了草莓采摘季,会有很多游客来。" 在卫国村草莓大棚里,卫国村党支部书记薛金昌介绍,目前大棚里种植的新品种韭菜已上市,这个品种充满了 " 老味道 ",格外受消费者欢迎。

卫国村距离同江市区 30 多公里,几年前村路还是一条砂石路,两地距离不远,但村民进城却要走一个半小时左右,赶上雨雪天气,出行时间更长。路不好,不要说发展经济了,就连百姓出行都困难。

同街公路全长 42 公里,连接着街津口赫哲族乡和同江市区,2024 年同江市政府对其部分路面及桥梁进行了改造。

同街公路连起了卫国村蔬菜产地和同江市区(央广网发 同江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 这几年,村里的变化显而易见,尤其是村路,路面不仅进行了水泥硬化,车道也加宽了,从村里驾车 30 多分钟就能到市里。" 薛金昌说。

路通畅了,卫国村开始因地制宜发展乡村产业。近几年投资建设了可四季种植的智能温室大棚,种植茼蒿、生菜、草莓、蓝莓等 10 多种果蔬,农产品通过进商超和游客采摘等方式进行销售。清晨采摘的果蔬,上午即可在城里超市新鲜上架,中午就能端上同江百姓的餐桌。

市民正在挑选新鲜地产蔬菜(央广网记者张瀚予 摄)

"2024 年,卫国村棚室产业带动村集体增收 12.74 万元。2025 年,预计年接待游客 5000 人次,预计增收 20 万元。可以说,是一条路,富了一个村,养了一方人。" 薛金昌说。

乘势 " 四好农村路 " 路网建设,同江市推动乡村产业联动化发展,以 " 农村公路 + 农业 + 旅游 + 口岸 " 为发展思路,把 20 余个乡村特色产业融入到交通网上,拉动 85 个行政村村集体年收入均超 20 万元。同时,当地还把 18 个景区景点串联成线,打造了独具赫哲族风情的精品旅游之路。

监制:陶玉德

统筹:李雪 王文伟

记者:陈显春 张瀚予

视频:张瀚予

鸣谢:同江市委宣传部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 " 央广网 " 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 小时报料热线 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 " 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 " 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标签列表